名校典题 单元优化组合卷 地理 老教材宣传画册-pc电子书制作-云展网在线书城 (2023)

第4页

第一部分 单元优化组合卷

单元优化组合卷(一) 地球与地图 …………… 1

A 卷 基础落实卷 …………………………… 1

B卷 能力提升卷 …………………………… 3

单元优化组合卷(二) 宇宙中的地球 ………… 5

A 卷 基础落实卷 …………………………… 5

B卷 能力提升卷 …………………………… 7

单元优化组合卷(三)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 9

A 卷 基础落实卷 …………………………… 9

B卷 能力提升卷 …………………………… 11

单元优化组合卷(四) 大气环流和气候 ……… 13

A 卷 基础落实卷 …………………………… 13

B卷 能力提升卷 …………………………… 15

单元优化组合卷(五) 常见的天气系统 ……… 17

A 卷 基础落实卷 …………………………… 17

B卷 能力提升卷 …………………………… 19

月考达标检测卷(一)…………………………… 21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 21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 23

单元优化组合卷(六) 水循环和洋流 ………… 25

A 卷 基础落实卷 …………………………… 25

B卷 能力提升卷 …………………………… 27

单元优化组合卷(七)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 29

A 卷 基础落实卷 …………………………… 29

B卷 能力提升卷 …………………………… 31

单元优化组合卷(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地域分异 …………… 33

A 卷 基础落实卷 …………………………… 33

B卷 能力提升卷 …………………………… 35

月考达标检测卷(二)…………………………… 37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 37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 39

单元优化组合卷(九) 人口 …………………… 41

A 卷 基础落实卷 …………………………… 41

B卷 能力提升卷 …………………………… 43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 城市 …………………… 45

A 卷 基础落实卷 …………………………… 45

B卷 能力提升卷 …………………………… 47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一) 农业 ………………… 49

A 卷 基础落实卷 …………………………… 49

B卷 能力提升卷 …………………………… 51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二) 工业 ………………… 53

A 卷 基础落实卷 …………………………… 53

B卷 能力提升卷 …………………………… 55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三) 交通运输 …………… 57

A 卷 基础落实卷 …………………………… 57

B卷 能力提升卷 …………………………… 59

月考达标检测卷(三)…………………………… 61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 61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 63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四)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

动 ………………… 65

A 卷 基础落实卷 …………………………… 65

B卷 能力提升卷 …………………………… 67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五)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

源的综合利用 …… 69

A 卷 基础落实卷 …………………………… 69

B卷 能力提升卷 …………………………… 71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六)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协

调发展 …………… 73

A 卷 基础落实卷 …………………………… 73

B卷 能力提升卷 …………………………… 75

月考达标检测卷(四)…………………………… 77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 77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 79

第二部分 模块优化重组达标卷

模块优化重组达标卷(一) 自然地理 ………… 81

模块优化重组达标卷(二) 人文地理 ………… 85

模块优化重组达标卷(三)

区域地理部分 ………………………………… 89

旅游地理部分 ………………………………… 93

环境保护部分 ………………………………… 95

第三部分 仿真模拟达标检测卷

仿真模拟达标检测卷(一)……………………… 97

仿真模拟达标检测卷(二) …………………… 101

仿真模拟达标检测卷(三) …………………… 105

参考答案与详解(单独成册) ………………… 1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5页

第一部分 单元优化组合卷

单元优化组合卷(一) 地球与地图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在乡村振兴计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

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该村

东西宽2km,南北长1km,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

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读下图,完成第1题。

1.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 GIS

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

纬度相同。读图,完成第2题。

2.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 )

如图为以某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若不考虑

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

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均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4.该飞机飞行方向和飞行距离分别是 ( )

A.一路正西 3330km

B.先东南,后东北 6600km

C.先东北,后东南 大于6660km

D.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3330km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

相等,MN 的实地距离约为 QR 的一半。读图,回

答5~6题。

5.甲、乙两区域面积相比 ( )

A.一样大 B.甲>乙

C.乙>甲 D.不确定

6.与 HR长度相等的是 ( )

A.HQ B.QR C.MH D.NH

读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完成7~8题。

7.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 )

A.0.6℃ B.1.8℃ C.2.5℃ D.4.6℃

8.沿上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面

四幅图中的 ( )

宜宾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去年暑假组织甘

孜州研学活动。对 此 行 的 交 通 经 历,小 明 同 学 在

游记中描述如下:“全程都是清一色的沥青路面,

进入甘孜州后我们的大巴车多数时间都是在盘山

公路上行驶,在公路接近山顶处多建有隧道……

北京时间12时02分我们到达稻城—亚丁景区”。

下图 示 意 此 次 研 学 活 动 的 行 程 安 排。 据 此 完

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第6页

9.推测行程安排上,最崎岖的路段是 ( )

A.宜宾—康定 B.康定—雅江

C.雅江—理塘 D.理塘—景区

10.甘孜州盘山公路多在接近山顶处建隧道,主要

目的是为了避开 ( )

A.冰雪路段 B.强风路段

C.大雾路段 D.滑坡路段

11.兴趣小组一到稻城—亚丁景区就集体留影,为

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

(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 图,回 答 下 列 问 题。

(28分)

(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

间的温差范围。(6分)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6分)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

位置的相同点(最少四点)。(10分)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 B、C

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

A 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

试说明理由。(6分)

13.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

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如图是他

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28分)

(1)图中 C 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

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

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

水流缓慢,解释其中原因。(7分)

(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

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 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 E

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 D处

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 为什么? (7分)

(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 DE、GH 的剖

面图,出现了图右侧①②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

反映 GH 剖面的是 ,请在①②两图中标出

GH和DE的交点I。(6分)

(4)两位同学分别在 A、B两地测量当地的气温,你

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 为什么? (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第7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

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 )

A.建桥成本低 B.水运条件缺乏

C.交通需求量大 D.人口迁移频繁

2.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 )

A.50km B.200km

C.500km D.2000km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

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 数 相 等。据 此 完 成

3~4题。

3.图中经纬网格①与⑤之间的纬度差最大约为

( )

A.10° B.20° C.30° D.40°

4.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

A.均位于中纬度地区

B.实际区域面积最大的是经纬网格⑤

C.经纬网格②③之间的东西最大直线距离超过

1700km

D.经纬网格④⑤都处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广州(113°E)的杨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

夷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

机场起飞,经过7小时辗转飞行,在岛上机场降落,

下飞机后又花费约半小时的时间赶到临近机场的

海滩上,正好看到一轮红日悬挂在海面上,满海金

波,令人叹为观止。下图为夏威夷岛机场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杨先生赶到临近机场的海滩上时,附近椰子树的

影子朝向 (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6.杨先生计划第二天前往岛上奇特的热带雨林探

秘。该目的地最可能位于降落机场的 (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等坡度线是地表坡度值相等的点连成的线,图

1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坡度线图,图中数字代表坡

度;图2为该地河谷中一传统村落分布图。读下图

回答7~8题。

7.图1所示区域 ( )

A.甲河段比乙河段流速快

B.乙河段侵蚀作用比甲明显

C.M 地坡度比池塘周围陡

D.乙河段水位季节变化比甲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第8页

8.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考虑,图2中村落前池塘的布

局有利于 ( )

A.汇聚坡面径流 B.增加大气降水

C.扩大耕地资源 D.预防洪涝灾害

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

该地正在打造“太阳山”工程———建设大型山坡集

中式光伏发电站,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据此

完成9~11题。

9.研学小组发现大面积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主要分布

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中桥梁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 )

A.510米 B.540米

C.570米 D.590米

11.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 )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米

B.甲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C.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

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28分)

(1)说明图中 D处地形和判断的理由。(7分)

(2)若 B 点气温是20℃,根据气温垂直递减规

律,则 C点的气温应是多少? (6分)

(3)判断 A 处附近河流干流流向。若在该地区

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 A 处,选择该

处的优点有哪些? (7分)

(4)若 从 B 地 修 筑 一 条 公 路 到 E 地,BGE 与

BFE两条 线 路 中 哪 一 条 较 合 理。 说 出 理 由。

(8分)

(5)判断在 M、N、L 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

上经过 H 处车辆的是哪一点,说出理由。

13.读“52°S附近某地区的地理事物等值线图”,回

答相关问题。(28分)

(1)比较该区域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

(10分)

(2)简析该区域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10分)

(3)根据图中资料比较 A、B两点气温高低并分

析形成差异的原因。(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第9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二) 宇宙中的地球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

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

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

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

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研究发现,宇宙中还有一

颗“超级地球”———巨蟹座55e,距地球约40亿光年,

围绕着某星系的类太阳恒星巨蟹座55A运行,该“超

级地球”的 直 径 是 地 球 的 2 倍,质 量 是 地 球 的 10

倍,没有自转运动,公转周期18小时。昼半球的最

高温度将近2426.8摄氏度,昼夜半球的温差高达

1300摄氏度。据此完成1~3题。

1.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合理的是 ( )

A.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

B.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

C.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

D.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超级地球”可能位于 (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3.据材料推测,该“超级地球”温度高的原因最可能

是 ( )

A.距恒星近 B.没有大气层

C.公转周期短 D.质量庞大

某年3月15日,在挪威

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中国大

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

首次日出。如图为科考团拍

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4~6题。

4.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

约是 ( )

A.12时 正南 B.6时 正东

C.6时 正北 D.18时 正西

5.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是 ( )

A.7月3日前后 B.9月17日前后

C.3月27日前后 D.9月29日前后

6.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

高度约为 ( )

A.0° B.12.5° C.22° D.34.5°

本 班 光 伏 产 业 园

(24°05'N,32°53'E 附 近)

位于 埃 及 南 部,园 区 占 地

37km2,是 埃 及 首 个 由 中

企承建并参与融资的光伏

发电项目,主要采用中国技术。该项目于2018年4

月开工建设,2019年底满负荷运行,是世界最大的

光伏产业园之一。右面为本班光伏产业园一角的

照片。据此完成7~9题。

7.本 班 光 伏 产 业 园 内 安 装 的 太 阳 能 集 热 板 的 朝

向为 (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8.为了保证全年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本班光伏产

业园内安装的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最大夹角

约为 ( )

A.23°26' B.42°29' C.47°31' D.66°34'

9.本班光伏产业园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给当地带来

的益处是 ( )

A.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

D.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

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

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

完成10~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第10页

10.在下 列 各 组 节 气 中,北 京 的 昼 长 时 间 最 接 近

的是 ( )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 D.雨水、处暑

11.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

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

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种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

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城市

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地理纬度(北纬)

?

?

?

?

?

?

?

?

?

?

南京 2182.4 32°04'

????

?

?????????????????????

?

?

上海 1986.1 31°09'

????

?

?????????????????????

?

?

重庆 1211.3 30°40'

????

?

?????????????????????

?

?

杭州 1902.1 30°20'

????

?

?????????????????????

?

?

宁波 2019.7 29°54'

????

?

?????????????????????

?

?

拉萨 3005.1 29°43'

????

?

?????????????????????

?

?

(1)描述图中年太阳总辐射量120kcal/cm2 的

曲线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8分)

(2)试绘出昆明至上海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曲

线。(4分)

(3)试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总辐射

量并分析原因。(8分)

(4)说出表中所列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试分析

原因。(8分)

13.读图1“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和图2“北京市某

住宅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28分)

(1)图 1 中甲、乙、丙三地,处 于 日 出 时 刻 的 是

地,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向左偏转的是

地。(6分)

(2)图1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此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

。(9分)

(3)图1所示日期,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图2中的 。此后一个月内,太阳直射

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

角逐渐 。(9分)

(4)下列诗句描绘图1所示节气的有

(双项选择)。(4分)

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夏至时节天最长,南坡北洼农夫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第11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19时48分至23

时11分,月球横穿地球的本影区,出现月全食现象

(如左图),右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

1~2题。

1.导致左图中月食区域依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

2.此次月全食发生后一个月内 ( )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C.地球上极昼范围变大

D.南半球各地昼夜时差逐渐变大

右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读图,完成3~4题。

3.1 月 1 日,当 海 口 正 午 时,

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

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4.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2022年12月30日,我市某中学的徐老师在北

京时间7:22开车上班的路上,正好看到太阳从地平

线升起。据此完成5~6题。

5.已知徐老师家所在经度约为116°30'E,则其当天

的昼长约为 ( )

A.9小时44分钟 B.8小时48分钟

C.8小时38分钟 D.9小时16分钟

6.这段时间徐老师早晨上班路上总会感觉阳光直

射眼睛,非常刺眼,遮阳板放下来也不管用。该

中学在徐老师家的方向,以及徐老师傍晚下班途

中也会感到阳光刺眼的月份是 ( )

A.东北 3月 B.东南 6月

C.东北 9月 D.东南 12月

下图为上海浦东机场跑道示意图。某日,赵先

生在跑道 A 点等待飞机起飞时,他从右侧舷窗正中

看到了地平线上的一轮红日。一段时间后,赵先生

出差返回,他的飞机在该跑道另一端着陆时,在飞

机 同 样 位 置 看 到 了 相 同 的 景 象。 读 图,完 成

7~8题。

7.赵先生飞机起飞时的日期和时刻最可能是 ( )

A.4月30日 18:41 B.8月12日 5:20

C.8月12日 18:41 D.4月30日 6:20

8.赵先生返回时 ( )

①距离出发时间超过半年 ②上海的正午日影

一定长于出发时 ③上海的昼长在变短 ④上

海是昼短夜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光伏发电中,集热板表面覆盖积雪会直接影

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某研究性地理小组在宁

夏光伏基地(38.5°N,106°E,海拔1180米)开展了

冬季户外测试,由于在同一厚度积雪中不同入射角

的太阳辐射传播的路径长短不同,为保证数据精

确,尽量选择在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的时间

段测试,且测试时间维持在10分钟左右。图a和

图b分别示意太阳能光伏电站结构和电站积雪覆

盖景观。据此完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第12页

9.为减小误差,保证数据精确,该地理小组进行调

试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 )

A.10:08~10:18 B.11:55~12:05

C.12:51~13:01 D.13:55~14:05

10.集热板表面覆盖积雪会影响发电效率,最根本

的原因是积雪会 ( )

A.反射太阳辐射 B.遮挡太阳辐射

C.吸收太阳辐射 D.散射太阳辐射

11.为减小积雪对发电效率的影响,下列措施最可

行的是 ( )

A.提高支架高度 B.增加集热板粗糙度

C.定期人工扫雪 D.选用大功率集热板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智利阿塔卡马高原一年中超过85%的时间有清

晰的天空,是天文学界公认的地面天文观测最

佳地点。美国、日本、欧洲多国长期在此开展天

文科研,使这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光学天

文实测基地。2016年11月,中国国家天文台和

智利 签 订 协 议,在 阿 塔 卡 马 沙 漠 边 缘,海 拔

2900米的安第斯山支脉上合作建设天文观测

基地。

(1)简述中智合建天文观测基地的地理位置特

点。(7分)

(2)说明阿塔卡马高原晴天多的原因。(7分)

(3)分析阿塔卡马高原成为世界级光学天文观

测基地的有利条件。(7分)

(4)简述与智利合建天文观测基地,对我国天文

研究的有利影响。(9分)

13.读“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在乙图中用不同的符号标出哪段是晨线、哪

段是昏线;在乙图右上角粗线上画箭头表示地

球的自转方向。(6分)

(2)该日,Q 地的昼长为 小时,日

出地方时为 时,日落时直立物体

的影子指向 。(6分)

(3)当地球公转到 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

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8分)

(4)画出 M 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

(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第13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三)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齐民要术》中有文字记载:“凡五果,花盛时遭

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往往贮恶草生粪。天雨

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做煴(无焰的

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下图为大气受热过

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③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的主要原

因是 ( )

A.多雨的夜晚,云层反射地面辐射,气温降幅大

B.晴朗的夜晚,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较弱

C.北方的冷空气,加速地面蒸发,增强地面辐射

D.雨后的夜晚,空气湿度大,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3.“放火做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是因为“烟

气”可以 ( )

A.吸收大气逆辐射,增加地面湿度

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阻挡冷空气南下,防止冻害发生

D.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城区气温比周边郊区高的现象被称为城市热

岛效应,其强度受下垫面、人类活动、天气状况等因

素的影响,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城区与郊区

的植被覆盖率差异越大,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越

大。下图示意我国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

区及全国总体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季节变化。

据此完成4~6题。

4.造成我国夏季白天城市热岛效应强度较夜间大

的重要原因是郊区 ( )

A.植被覆盖率高,升温慢

B.植被覆盖率低,降温快

C.植被覆盖率高,降温慢

D.植被覆盖率低,升温快

5.受雾霾天气影响,我国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明显增

大的时段是 ( )

A.夏季白天 B.冬季白天

C.夏季夜晚 D.冬季夜晚

6.图中丁表示 (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干旱(半干旱)地区 D.全国总体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是划

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

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

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

7.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 )

A.雾霾加剧 B.持续升温

C.大风降温 D.对流雨盛行

8.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 )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9.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

于该方法可以 ( )

A.增强地面反射 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 D.提高土壤比热容

蒸发雾是指当干冷空气流过相对温暖的水面

时,引起水急剧蒸发,水汽在寒冷空气中凝结形成

的雾,发生在海面上的此类天气现象被北方渔民称

为“海浩”。2021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

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下图),吸引

了大量市民观赏。据此完成10~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第14页

10.“海浩”现象常出现在 ( )

A.春季子夜 B.夏季傍晚

C.秋季正午 D.冬季清晨

11.“海浩”现象发生时 ( )

A.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大

B.海—气间温差大,风力较小

C.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大

D.海—气间温差小,风力较小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8分)

(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并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9分)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地,其

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 天气,气温日较

差较大的是 地。(9分)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假若

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6分)

(4)在图中画出高空的等压面弯曲状况。(4分)

1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8分)

(1)图示区域西部7月份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7分)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2)从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凸向、走向和疏密程

度等方面描述图中1月份等温线的空间分布特

征。(12分)

(3)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9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

第15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每到冬季,北方的很多行道树都被刷上白漆,

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

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

至距地面1~1.3米的高度。据此完成1~2题。

1.绿化部门给城区行道树穿“白裙”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

B.杀菌、杀虫,提高抗病能力

C.防治牲畜啃食

D.防止冬春火灾

2.树木涂白后 ( )

A.减少地面长波辐射,防止地面热量流失

B.使树木萌芽、开花提前,躲过早春低温冻害

C.使树干昼夜温差变小,减轻树皮开裂

D.增加对阳光的吸收率,减少冻害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

3~5题。

3.此时天气最可能为 ( )

A.晴、无风 B.雨、大风

C.晴、大风 D.雨、无风

4.下列四图最可能正确表示此时图示区域气温垂

直变化状况的是 ( )

5.图中所示大气现象 ( )

A.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

B.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上升引起

C.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的消散

D.由近地面大气强烈下沉引起

中国内蒙古阿拉善高原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东

南部有一常年积水的大型湖泊,湖岸东侧湖相沉积

物比现代湖面高出数米。湖泊边缘生长芦苇、芨芨

草等,湖盆边缘仍有淡水出露,为今后治理沙漠提供

了条件。下图表示某年5月26日和8月7日该湖表

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反映5月26日该湖周边沙漠地带气温日变化曲

线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8月7日该湖湖滨地区陆风转为湖风的时间出现

在 ( )

A.0时前后 B.7时前后

C.10时前后 D.17时前后

8.沙漠的治理、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湖区周边的环

境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

A.湖陆风减弱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空气湿度减小

D.湖相沉积物出露面积增大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

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

成的。下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

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

的风力大小统计图。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该气象站 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 )

A.M 日正午气温相比 N 日更低

B.N 日正午气温相比 M 日更高

C.N 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D.M 日次日可能为晴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

第16页

10.乙时刻大约是 ( )

A.8:00 B.14:00

C.18:00 D.23:00

11.N 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 (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地面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获

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下图示意某地连续两天太

阳辐射强度的变化。

(1)据图归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总

体变化特征。(9分)

(2)比较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总体差异,并

说出可能的影响因素。(9分)

(3)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前后两天最高气

温出现差异的原因。(10分)

13.根 据 材 料,结 合 所 学 知 识,回 答 下 列 问 题。

(28分)

某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

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至

18:00的温度变化数据并绘制了图1、图2(基准

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下表为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率情况表。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

?

?

?

?

?

?

?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

?

?

?

?

?

?

?

?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草 水

????????????????????????

?

?

?

?

?

?

?

?

吸收率 0.6~0.950.55~0.850.74~0.84 0.9~0.97

????????????????????????

?

?

?

?

?

?

?

?

材料二 图1中小区1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

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0.74;小区2

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

均吸收率为0.64。

图1

材料三 图2中小区3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

速为3m/s;小区4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

2.5m/s。

图2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

吸收率对小区温度变化的影响及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

原因。(8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

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

第17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四) 大气环流和气候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

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2.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示季节 ( )

A.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下图为北半球某日 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据图推断 (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5.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潜在蒸散量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

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

量。下图示意甲、乙、丙、丁四地多年平均日降水量

和潜在蒸散量分布。读图完成6~7题。

6.四地夏季潜在蒸散量都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云量较多 D.风速较小

7.四地地带性植被相似的是 ( )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

水稀少。据此完成8~9题。

8.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9.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下图为正常年份南、北半球40°~60°纬度地带

盛行西风的风速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

第18页

10.关于南、北半球40°~60°纬度地带盛行西风风

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一季节,北半球西风风速自南向北递减

B.同一纬度,南半球西风风速冬季大于夏季

C.1月至7月,南北半球西风最大风速位置均

向北移

D.50°纬度,北半球风速年变化大于南半球

11.造成40°~60°纬度地带盛行西风风速南北半球

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洋流流速 D.地势高低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28分)

(1)与纽约相比,说出西雅图的气温特点及主要

影响因素。(14分)

(2)结合图2,简析西雅图夏季降水少和冬季降

水多的主要原因。(1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

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

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温哥华局部山

地年降水量在2000mm 左右,降水40%以上集

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

西南风。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

因。(8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

中在冬季的原因。(8分)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

风向的成因。(8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

要自然原因。(4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第19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为沿20°E经线地形剖面图和某季节大气

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丙三地中 ( )

A.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沙漠气候

B.乙和丙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C.乙和丙都是热带草原气候

D.甲为地中海气候,丙为热带沙漠气候

2.此季节 ( )

A.甲地高温干燥 B.乙地草木枯黄

C.丙地森林茂密 D.丁海区飓风频繁

2020年2月,乌克兰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出

现大面积“西瓜雪”现象,并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

西瓜雪是雪藻在冰雪融化时快速生长,形成雪地藻

华,雪藻所含色素将积雪染成粉红色的一种现象。

下图示意维尔纳斯基科考站及其周边位置。据此,

完成3~4题。

3.和南极大陆内部相比,维尔纳斯基科考站附近雪

量较丰富的原因是 ( )

A.夏季对流旺盛 B.地形增雨显著

C.气旋锋面活跃 D.大风吹雪沉积

4.此次“西瓜雪”现象发生期间,可推知当地 ( )

A.天气温和气温偏高 B.大风天气多

C.下垫面反射率上升 D.空气湿度大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

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

(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图中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

岸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植被 D.洋流

6.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 )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

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下图示意沿 88°E 经线的局部地形和气温变

化,其中阴影表示地形剖面,曲线表示7月份海拔

4500米高度上的气温。据此完成7~8题。

7.7月份海拔4500米高度上的气温,青藏高原比

恒河平原高出10℃以上的原因是 ( )

A.经度差异 B.冰川面积广大

C.纬度差异 D.下垫面海拔高

8.7月份海拔4500米高度上,恒河平原 ( )

A.气压比青藏高原高 B.吹偏北风

C.气压比青藏高原低 D.吹偏东风

“尚奥保护区”处于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交汇

地带,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野生动物的活动范围在此

相互覆盖。在其北部地区,当地村民为了取水而凿

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蓄水池塘,这个池塘便成为

野生动物的固定饮水地,也成为动物摄影爱好者观

测和拍摄动物行为的绝佳场所。下图示意“尚奥保

护区”位置。据此完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第20页

9.甲、乙、丙三地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热带草原气候 乙—热带雨林气候

丙—裂谷干旱气候

B.甲—热带草原气候 乙—裂谷干旱气候

丙—热带雨林气候

C.甲—热带雨林气候 乙—热带草原气候

丙—裂谷干旱气候

D.甲—热带雨林气候 乙—裂谷干旱气候

丙—热带草原气候

10.图示区域内动植物多样性异常丰富的主要原因

是 ( )

A.地势起伏大 B.地处热带地区

C.水资源丰富 D.受人类干扰少

11.保护区内降水集中在3月底~6月中旬及10月

底~12月初。摄影爱好者前往动物观测点拍摄

的最佳月份是 (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自古以来,雅 安 便 有 “雨 城”“华 西 雨 屏”之 称。

图甲示意四川盆地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图乙示

意雅安月降水量和月降水日数分布。

(1)描述该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2)分析雅安有“雨城”之称的原因。(12分)

(3)说明雅安降水季节变化对秋季农作物的不

利影响。(10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雪花是天空中的水汽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多呈六角形,像花。

雪花形状与形成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民间有用雪水治疗火烫伤、冻伤的单方。吉林

省是冬季降雪量最多的地区,也是中国最美的

雪花分布 区。下 面 图 甲 是 我 国 冬 季 温 度 适 宜

“最美雪花”生长地区分布,图乙为雪花形状与

气温、水汽的关系图。

(1)简析吉林省东部降雪多的原因。(6分)

(2)推测吉林省东部主要的雪花类型,并说明判

断理由。(8分)

(3)湖北江汉平原地区有谚语“一场春雪一次

寒”,试解释其原因。(9分)

(4)为合 理 开 发 利 用 雪 花 资 源,请 提 出 相 应 措

施。(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第21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五) 常见的天气系统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为“我国某气象站测得并绘制的某日气温

和气压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影响该气象站所在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温带气旋

2.图示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是 ( )

A.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B.气温上升,天气转阴

C.气温下降,天气转晴

D.气温下降,天气转阴

南亚高压是位于亚洲南部高空的大气活动中

心,每年7~8月停留在青藏高原高空,是亚洲夏季

风的主要成因之一。其西南侧和东北侧暖湿气流

活跃,多降水,尤其是其东北侧易引导高空干冷气

团,受其影响降水强度往往较大,是我国东部地区

雨带形成原因之一。下图为南亚高压中心5~8月

位置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南亚高压 ( )

A.减弱亚洲夏季风的强度

B.中心位置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同步

C.导致中南半岛较印度半岛雨季开始晚

D.7、8月份的位置与青藏高原的增温有关

4.关于南亚高压对我国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 )

A.导致我国东部雨带以锋面雨为主

B.导致我国东部雨带以台风雨为主

C.4~5月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持续性降水

D.6月上旬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暴雨

读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

布图,完成5~6题。

5.此时,M 地的风向为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图中虚线处的锋面类型和 N 地可能的天气特征

分别是 ( )

A.暖锋 阴雨 B.暖锋 晴朗

C.冷锋 阴雨 D.冷锋 晴朗

下图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

线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

7.该月最可能是 ( )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8.此时,澳大利亚 (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做

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下图是南昌市某学校气象

站记录的该时段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据此完

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

第22页

9.6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上升气流控制 D.下沉气流控制

10.导致6~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A.湿度减小 B.风力减小

C.偏北风影响 D.天气转晴

11.6日的最低气温是13℃,则7日的最低气温可

能是 ( )

A.12℃ B.11℃ C.10℃ D.9℃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下图为2021年9月14日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

分布图(单位:百帕)。

(1)写出 A 地的气压值范围。(2分)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

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及目

前应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12分)

(3)与 D地相比,判断 C 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

判断理由。(8分)

(4)判断图中字母 E代表的锋面类型名称;描述

当锋面E移到甲地时,甲地的天气现象。(6分)

1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

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

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做出预报。下图为

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天气形势预报,未来12

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 B

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

A 站所处的位置。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读依据。(8分)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

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12分)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

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

些改变。(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第23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

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

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

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

证实践。据此完成1~3题。

月份 前期天气 大雾时间 之后天气

?

?

?

?

?

?

1 1~13日晴 14日早 14日白天降水

??????????????????????????

?

?

?

?

?

?

1 17~19日晴 20日早 20~22日降水

??????????????????????????

?

?

?

?

?

?

1~2

1月23~

28日晴

1月29日~

2月1日

3~5日降水

????

????????????????????????

?

?

?

?

?

?

?

7 26~30日雨 31日早 晴好

??????????????????????????

?

?

?

?

?

?

1.该县1月主要受 ( )

A.盛行西风影响 B.副热带高压影响

C.锋面气旋影响 D.冷性反气旋影响

2.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出现的原因分别是 ( )

A.水汽含量增加 大气逆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增强 水汽含量减少

C.大气逆辐射增强 云层厚度增加

D.水汽含量减少 云层厚度增加

3.当地预测雾后天气,准确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 )

A.大型水库 B.弃耕荒地

C.海滨地区 D.原始林区

秦 岭 主 峰 太 白 山 海 拔

3767米,南、北坡气温垂直递

减率 在 冬 季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下图为一网友于2022年1月

11日在飞机上拍摄的“云涌秦

岭”照 片,照 片 中 秦 岭 一 侧 云

层翻涌,另一侧晴空万里。据

此完成4~5题。

4.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在冬季存在较大

差异,具体表现为 ( )

A.南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B.北坡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

C.南坡植被覆盖较好,气温垂直递减率较低

D.北坡植被覆盖较差,气温垂直递减率较低

5.与“云涌秦岭”成因最符合的是 ( )

2021年7月份西北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洋面没

有台风生成,出现“空台”现象。2021年入夏以来,

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挤压了台风

的生存空间,也使得我国各地天气出现异常。根据

材料,回答6~7题。

6.“空台”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持续编强、偏南,导致 ( )

A.下沉气流增强 B.海域水温升高

C.信风风力增大 D.东南季风增强

7.2020年副热带高压异常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为

( )

A.华北、东北地区阴雨连绵

B.南方伏旱天气延长

C.南方更容易出现暴雨和洪涝

D.北方雨季时间提前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中a、b、c线为等压

线,箭头表示 A 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

为等高线。读图完成8~9题。

8.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

A.等温线d

B.从②处引水灌溉比①处有利

C.等压线a

D.图中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9.下列关于PQ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为冷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

B.为冷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

C.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北侧

D.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

锋后气团性质一旦发生改变,被更后面的气团

追上会形成新的锋面。此新锋面称为副锋,原锋面

称为主锋。下图为我国某日局部地区出现的主锋

和副锋。读图,完成10~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

第24页

10.导致主锋锋后气团性质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锋后气流上升冷却凝结,导致气温下降

B.阴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导致气温下降

C.天气晴朗增加太阳辐射,导致气温升高

D.途经地面辐射更高地区,导致气温升高

11.关于近地面①②③三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位于副锋锋前,风力最大

B.①位于暖锋锋后,风力最大

C.②位于主锋锋后,风力最小

D.③位于冷锋锋前,风力最小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下图为春季 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

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

关系。(6分)

(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

测 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

面形成的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6分)

1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说出 M 地的风向。比较 M、N 两地风力大

小,并说明原因。(8分)

(2)说出图甲中天气系统 A 到达北京时的天气

状况。(4分)

(3)在图乙中画 出 875 百 帕、900 百 帕、925 百

帕、950百帕四条等压线,并判断该图所示天气

系统的类型。(8分)

(4)图甲中的 A和图乙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

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8分)

???????

图甲中的 A 天

气系统

图乙所示天

气系统

?

?

?

?

?

?

自然灾害名称

????????????????????????

?

?

?

?

对农业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第25页

月考达标检测卷(一)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分别为 60°、

30°,甲、乙两地经度分别为120°E、58°W。据此,完

成1~3题。

1.甲、乙两地 ( )

A.同在北半球,甲地纬度更低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C.甲地比乙地自转周期长

D.甲地比乙地自转线速度大

2.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 ( )

A.1000千米 B.5000千米

C.10000千米 D.20000千米

3.甲、乙两地的时差约为 ( )

A.1小时 B.6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2020年2月底,我国黄河站(下图)空间物理观

测台迎来了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坚守岗位的科学

家们是新时代的“追光者”。据此完成4~5题。

4.黄河站迎来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其日出方向最

接近 ( )

A.正西 B.正东 C.正北 D.正南

5.黄河站首次日出时,可能正在欣赏日落的地点是

( )

A.北京(40°N,116°E) B.达卡(24°N,90°E)

C.悉尼(34°S,151°E) D.阿皮亚(14°S,172°W)

草原犬鼠(土拨鼠)白天活动,善于挖掘洞穴。其

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

堆(如下图),使地面上的风吹进洞穴,形成了 “穿堂

风”,给犬鼠带去了习习凉风。据此,完成6~8题。

6.上图犬鼠洞穴的 “穿堂风” ( )

A.甲为气流出口

B.甲洞口气压比乙洞口较高

C.乙处气温较低

D.甲洞口地面气流流速较快

7.与“穿堂风”成因吻合的地理原理是 ( )

A.热力环流 B.狭管效应

C.焚风效应 D.温室效应

8.最有利于我国南方山区房屋形成“穿堂风”的是

( )

A.房屋东西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河流

B.房屋东西朝向,房前河流,屋后山林

C.房屋南北朝向,房前山林,屋后河流

D.房屋南北朝向,房前石质地面,屋后山林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

周边一隧道的内部和外部1月与7月平均温度日

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1题。

9.表示隧道内7月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此隧道 ( )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

B.位于秦岭以北

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

D.夏季气温日变化大于冬季

11.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 )

A.黑龙江省 B.山东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陕西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第26页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2012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

人”的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

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

返回青岛。

(1)郭川第一次穿越赤道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位于下图中的 时段(选择填空)。郭川再

次穿越赤道后,到返回青岛期间,青岛昼夜长短

状况为

。(8分)

A.①~②段 B.②~③段

C.③~④段 D.④~①段

(2)郭川驾驶的帆船经过新西兰岛后,航行速度

明显加快,试分析原因。(4分)

(3)北京时间1月19日上午9时,郭川抵达合

恩角(67°W),在与青岛朋友短信交流时,收到

回复:“郭川,早上好。合恩角很冷吧,要注意防

寒保暖”。郭川笑了,因为这个短信里有两个错

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12分)

(4)2月 13日,郭川驾驶帆船经过好望角(34°

21'S),该地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 ,

此时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

(4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

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

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

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

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

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 风 人”,他 们 寻

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

关信息。

(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

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

(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

作用。(8分)

(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

(6分)

(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

第27页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

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800米、600米、400

米。读下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可能发育河流且流速较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降落到P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 ( )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下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

开放时间;右图是游客在北京

当地日落半小时前拍摄的“夕

阳下的故宫古建筑”照片。据

此完成3~4题。

北京故宫博物院开放时间

(除法定节假日外,周一全天闭馆)

日期

4月1日~

10月31日

11月1日~

3月31日

??????????????????????????

?

?

?

?

?

?

?

?

开馆时间 8:30 8:30

??????

?

?????????????????????

?

?

闭馆时间 17:00 16:30

??????

?

?????????????????????

?

?

3.照片拍摄日期最可能是 (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4.照片中古建筑柱子的影子朝向柱子的 (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下图为2020年1月5~8日两城市气温统计图。

读图,完成5~6题。

5.两城市 ( )

A.四天期间北京始终比石家庄温暖

B.最大昼夜温差出现在6日的北京

C.石家庄7日迎来最冷白天和夜晚

D.最低温变化幅度石家庄大于北京

6.影响两城市5~8日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西北季风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

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

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其冬季白天工作原

理如图。据图回答7~8题。

7.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工作原理属于 ( )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

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8.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集热墙可能为黑色

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入空气隔层

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

近年来,城市高温天气频繁出现。因此,我国越

来越多的城市推广太阳能屋顶。有研究团队选取了

某年7月27日到8月5日南京市的气温资料,对当地

太阳能屋顶分布区的近地面气温进行分析。结果显

示,太阳能屋顶有明显的降温效果,且降温效果的昼夜

差异较大。根据材料回答9~11题。

9.7月27日到8月5日,南京白天日影所在方位依

次是 ( )

A.西南—北—东南 B.西北—北—东北

C.西南—南—东南 D.西北—南—东北

10.太阳能屋顶有明显的降温效果,其原因主要是

太阳能屋顶可以 ( )

A.阻隔热量的传播 B.增强地面反射

C.减少地面辐射 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第28页

11.以下情况,太阳能屋顶降温效果最明显的是( )

A.晴朗的白天 B.晴朗的夜晚

C.阴雨连绵的白天 D.阴雨连绵的夜晚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

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

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

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

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

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

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

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

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

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

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二 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下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

的原因。(8分)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

慢的原因。(8分)

(4)请以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对经济的影响

为例,说出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解。(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荔枝口味鲜美,但果实不耐储藏。荔枝生长喜

温暖,对温度的要求是年均温18℃~26℃,不耐

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来年基本绝

收,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界线也是荔枝主产

区的分布北界。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长

江、赤水河、习水河三江交汇处,与岭南地区(广

东、广西一带)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公里,

被农业部认定为优质晚熟荔枝基地。

(1)合江县的荔枝产区被称为南亚热带的“气候

飞地”,冬季气温接近于南亚热带地区,试分析

其成因。(9分)

(2)合江荔枝的产量波动很大,但同类品种的市

场售价比岭南荔枝高2~3倍,3年中有1年丰

收,就足以弥补歉收两年的损失。从气候条件

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10分)

(3)很多 唐 代 诗 歌 中 蕴 含 着 丰 富 的 地 理 信 息。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9分)

问题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据考证,供应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市)的荔枝

来自于合江及其周边地区,而非岭南地区,说明

其地理依据。

问题②:“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

头荔枝熟”。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

县,对比说明四川荔枝分布的古今差异及其自

然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第29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六) 水循环和洋流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发展中取得了良好

效果。海绵城市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

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可以缓 解 一 系 列 城 市 问

题。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1~2题。

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

A.增加下渗量 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

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

岛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型洪水的

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

大。下图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

为河流流域出口处。据此完成3~4题。

3.下图示意暴雨前后在流域出口处测得的河流流量

过程曲线,与 M 处河流流量变化相符的是 ( )

4.仅从河流流域形态看,N 处河段往往 ( )

A.洪水持续时间短 B.洪水陡涨陡落

C.洪水不易泛滥 D.流量变化很大

我国某地气候干旱,土壤质地粗,含盐量高,主

要生长耐旱耐盐的柽柳。该地土壤水分的主要补

给来源是生态灌水。研究发现,秋季该地自地表向

下2米深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出现明显

的“湿层”。下图示意该地地下水埋深曲线和降水

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5~7题。

5.该地最大规模的一次生态灌水是在 ( )

A.3月 B.5月 C.9月 D.12月

6.5~8月地下水位的变动主要由于 ( )

A.气温回升 B.植被蒸腾

C.空气干燥 D.渗漏损失

7.秋季土壤“湿层”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

A.蒸发减弱 B.生态灌水

C.下渗积累 D.毛细上升

潜水欣赏沙丁鱼是南非德班著名的旅游项目。

每年特定的季节,沙丁鱼自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

斯浅滩出发,向北迁徙至德班附近的海域(有河流

注入)产卵。沙丁鱼是冷水鱼,水温14℃~20℃是

它们最喜欢的温度范围。如图示意沙丁鱼产卵时

迁徙路线。据此完成8~9题。

8.在沙丁鱼集中产卵的海域 ( )

①水温由西向东递增 ②水温由西向东递减

③光照由西向东增强 ④光照由西向东减弱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欣赏鱼群之余,游客在德班附近易看到的是 ( )

A.枯黄的草原 B.短暂的暴雨

C.成群的斑马 D.皑皑的雪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第30页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大

部分在南半球。习惯上,人们把赤道以北的印度洋称

为北印度洋,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10~11题。

10.南印度洋副热带海区洋流的流向是 ( )

A.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常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常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印度洋海域夏季季风和洋

流的是 ( )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为40~80毫

米,蒸发量却有3000多毫米,然而在这样的环

境中却分布着100多个海子(湖泊),而且无论

冬夏,湖泊水位不升不降,且冬季不结冰。经测

定该区域湖泊水的矿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

较大,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沙漠东南

缘和南缘山区的大气降水具有同源性。调查资

料也表明,南部湖泊水位普遍高于北部湖泊,也

高于其南部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

材料二 下 图 为 巴 丹 吉 林 沙 漠 地 理 位 置 示

意图。

(1)概括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文特征。(6分)

(2)描述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的水循环过程。(10分)

(3)比较巴丹吉林沙漠南、北部湖泊盐度的高低

并说明原因。(12分)

13.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28分)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6分)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

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8分)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

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8分)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

对海洋资源的影响。(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

第31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基流是由地下水补给河流的基本径流,基流指数

是基流量与径流量的比值。下图为“某河径流量、基流

量与基流指数逐月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该河5月基流指数年内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植被耗水量大 B.冻土阻滞下渗

C.地表蒸发旺盛 D.天气持续阴雨

右图所示山地为

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

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

层相 间 构 成。在 生 态

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

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

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

成3~4题。

3.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

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

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哈拉湖是青海第二大湖泊,海拔4078米,四周

被高大雪山环绕,受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湖泊面

积显著增长。哈拉湖地区人烟稀少,冻土和沼泽广

布,湖区全年盛行偏西风。近年来随着青藏高原旅

游探险活动的发展,哈拉湖地区成为热门的“冰雪

机车挑战赛”场地。据此完成5~7题。

5.哈拉湖周围共有二十多条河流汇入,其中 L河是

主要补给水源之一,原因是 ( )

①冰川融雪量大 ②流量季节变化小 ③沿途

损耗少 ④多地形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哈拉湖面积增大带来的影响有 ( )

①湖面蒸发量减少 ②地下水水位上升 ③植

被状况改善 ④湖泊流域面积扩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驴友驾车前往哈拉湖地区参加挑战赛的最佳季

节为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胶州湾为典型半封闭浅海湾(图1),鱼类资源

丰富。图2示意该海域鱼类适温性组成及其季节

变化。据此完成8~9题。

图1 图2

8.胶州湾海域鱼类资源丰富,其形成的主要环境因

子有 ( )

①海域面积 ②海岸类型 ③入海径流 ④沿

岸洋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暖水种鱼类数量季节变化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 )

A.气压 B.水温 C.风向 D.湿度

读 右 图,完 成 10~

11题。

10.有关图中洋流的叙 述

正确的是 ( )

A.图中甲处有世界著

名的 渔 场,其 形 成

的主要原因是甲处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洋流对乙处沿岸的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C.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大洋环流方向与北半球

反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D.②处洋流对日本海洋污染的影响是加快对污

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的范围

11.下列四幅洋流图中与上图②处一致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7 —

第32页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

蛇曲。内蒙古蛇曲最多最美的河是克鲁伦河,

它从蒙古国草原流入我国境 内 最 后 汇 入 呼 伦

湖,是呼伦湖水重要来源。克鲁伦河在大草原

上15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画了至少100多个

圆圈。沿岸牧草丰富,自古为重要农牧业地带。

材料二 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内蒙古自治

区第一大湖,湖水量大。旧时呼伦湖北与黑龙

江上游河段(海拉尔河)相通。湖泊水位涨落周

期较长,约以十年左右为一个涨落周期,当湖水

量增加,水位上升,成为排水湖,呼伦湖表现为

淡水湖,当湖水量持续减少,水位不断下降,只

吞不吐,甚至会变为微咸水湖,故湖泊有微咸水

湖和淡水湖的周期性相互转化现象。

材料三 呼伦湖流域示意图及蛇曲景观图(如图)

(1)说明克鲁伦河蛇曲形成过程。(10分)

(2)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呼伦湖周期性呈现微

咸水湖和淡水湖的自然原因。(10分)

(3)指出目前呼伦贝尔草原最主要的生态问题,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

佳地点之一,目前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

漂浮到该 岛 附 近 海 域,吸 引 来 自 各 地 的 游 客。

而冰川的分布常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下

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材料二 进入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席卷全球。截至2020年3月18日,丹麦确诊人

数已达1057人,丹麦被迫采取国家封锁措施。

一旦有需要,丹麦健康群众可以前往格陵兰岛,

躲避新冠病毒。

(1)纽芬兰岛附近出现冰山数量最多的季节是

。根据材料描述北

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洋面年平均水温分布特点。

(10分)

(2)纽芬兰渔场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

源极其丰富。请从鱼的种类和数量两个角度分

析洋流对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影响。(10分)

(3)分析格陵兰岛可作为丹麦新型冠状肺炎病

毒疫情避难地的原因。(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

第33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七)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

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

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

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

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

矿物转化。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

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

1.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

的 ( )

A.①类岩石 B.②类岩石

C.③类岩石 D.④类岩石

2.在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易形成风化坑的

主要原因是 ( )

A.有利于潮水涨落,加速海浪侵蚀

B.有利于凹坑积水,促进化学风化

C.有利于风化物迁移,增强流水侵蚀

D.有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加快物理风化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

山之 间 的 札 达,沿 象 泉 河 谷

有一 条 气 势 恢 宏 的 土 质 莽

林,这 就 是 著 名 的 “札 达 土

林”。土 林 是 远 古 时 期 受 造

山运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

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该地土林物

质主要由砾卵石、细粉砂和粘土组成,是一种独特

的流水侵蚀地貌。如图为扎达土林中的塔式土林。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土林的主要形成过程是 ( )

A.风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

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D.河湖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4.扎达土林是特殊地貌,保存完好的气候原因是

( )

A.空气稀薄,晴天多 B.降水量少,气候干燥

C.光照充足,温差大 D.气候寒冷,多暴风雪

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

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588m,创亚洲陆上

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5~6题。

5.该钻井 ( )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

6.该钻井深达8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风向作用下形成的风积地

貌。下图示意某地区新月形沙丘发育过程四个阶段

的等高线(单位:米)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新月形沙丘发育阶段依次为 ( )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8.该地的主导风向为 ( )

A.偏北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

珊瑚礁一般指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由造礁珊瑚

骨架和生物碎屑组成的具有抗浪性能的海底隆起。

造礁珊瑚具有分泌碳酸钙形成外骨骼的功能,它们世

代交替增长,最终生长到低潮线。环礁是海洋中呈环

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

下图为环礁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

第34页

9.四幅图,按形成环礁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

A.②③①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

10.根据钻探,澳洲的大堡礁石灰岩厚度在200米

以上,科学家推测,大堡礁至少已经有3000万

年的历史了。这说明 ( )

A.当地珊瑚虫大多数生长缓慢

B.位于地壳缓慢沉降地带

C.位于地壳缓慢抬升地带

D.珊瑚礁较为高大、陡峻

11.在伦敦举行的一次学术会议上,科学家发出如下

警告:“随着珊瑚生存环境的恶化,珊瑚礁将极有

可能在21世纪末完全灭绝。”下列措施有利于保

护珊瑚礁的是 ( )

①推广绿色清洁能源 ②营建沿海防护大堤

③加强台风监测预报 ④推行海洋生态旅游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

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

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

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

(1)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

(6分)

(2)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

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 A、B、C三处沉积物颗

粒差异的原因。(10分)

(3)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

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

对。你是否赞成? 并阐明理由。(10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0分)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两岸支流峡谷,

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现,流域内干支流交汇

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其

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

的山坡前均有分布。有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

地貌发育概念模型(下图):冰期,山坡主要被冰

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

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间冰

期,该地谷风作用显著。

(1)说明冰期末期该地区洪(冲)积扇的形成过

程。(8分)

(2)推测该地区黄土物质主要来源并说明理由。

(10分)

(3)与沙丘相比,该地区黄土沉积地貌分布更靠

近坡前,试分析原因。(1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 —

第35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梦笔生花”(如图)是位于

安徽省 黄 山 北 海 景 区 山 间 洼 地

的花岗 岩 石 峰,其 上 如 笔 头,下

如笔杆,在 峰 顶 的 石 缝 中,生 长

有一颗 形 状 如 花 的 松 树。据 此

完成1~2题。

1.“梦笔生花”石峰 形 成 的 地 质

过程是 ( )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

浆侵入

B.沉积—板块碰撞—岩浆喷出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2.“梦笔生花”顶部的石缝中能够生长松树,主要原

因是 ( )

A.石缝中储水丰富

B.石缝中多肥沃土壤

C.石峰顶部光热条件好

D.松树耐旱、耐贫瘠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

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

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老到新)。据此,完

成3~4题。

观测点

海拔(米)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露岩层 a b c d c b c

????????????????????????

?

?

?

?

?

?

?

?

?

?

?

?

?

?

3.图中甲处是很好的 ( )

A.储水构造 B.储油构造

C.铁矿带 D.储气构造

4.沿图中虚线方向作地质剖面图,下列最符合乙处

地貌特点的是 ( )

小明爷爷家在江南,他有一个烦恼,自2018年

11月份以来当地一直都是阴雨天气为主,家门口的

井水时涨时落,多数时间很浑浊,有时还有一股猪粪

便的异味。小明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爷爷家住

在下图中的甲处,甲处的海拔110米,承压水位海拔

111米,甲地竖直向下第一隔水层顶部海拔95米,底

部海拔92米。承压水是充满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

水层中的地下水。据此,完成5~6题。

5.从地质构造和地貌分析,甲处是 ( )

A.向斜山 B.向斜谷

C.背斜山 D.背斜谷

6.为帮助爷爷解决这个烦恼,小明准备在原有井的

基础上继续凿井,则该井 ( )

A.井深至少18米,井口至少加高1米

B.井深至少18米,井口不用加高

C.井深至少15米,井口至少加高1米

D.井深至少15米,井口不用加高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

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

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

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

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7~9题。

7.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 )

A.祁连山后退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祁连山上升 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

8.新洪积扇上部利用很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较高 B.缺乏土层

C.光照不足 D.降水稀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 —

第36页

9.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

A.气候凉爽 B.降水丰富

C.水源充足 D.地形平坦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

也不同。据此完成10~11题。

10.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

是 ( )

A.100cm/s B.200cm/s

C.300cm/s D.400cm/s

11.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

发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

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

积的是 ( )

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

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

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

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

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

合理解释。(8分)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

并说明原因。(12分)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昆特依凹陷是柴达木盆地北缘断块带的次级断

陷盆地,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构造运动,断层和褶

皱十分发育。昆特依凹陷的大盐滩属于以液体

矿为主的 固 液 并 存 的 盐 湖 矿 床。从 地 表 向 下

20m,局部可达335m,广泛分布厚度稳定的多

层固体盐类沉积物。如图为昆特依凹陷成矿示

意图。

(1)简析葫芦山储油的地质条件。(9分)

(2)简述大盐滩形成钾盐矿床的有利条件。(10分)

(3)指出大盐滩盐类物质的主要来源。(9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2 —

第37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地域分异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如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2.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 )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环境的逐渐变化,导致对环境有不同需求的动

物、植物生活在一起,这些动物、植物各有其生活类

型,它们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生存在不同高度和

一定土壤深度中,形成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郁闭

度指单位面积上林冠覆盖林地面积与林地总面积

之比。如图为自然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自然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根据生长环境的不同,将植物分为喜阴植物和喜阳

植物。在自然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现象中 ( )

A.喜阴植物不需要光照

B.环境条件越丰富,植物层次越少

C.喜阳植物主要是草本植物

D.植物越往上,荫蔽条件越差

5.与草本植物层比,灌木层 ( )

A.群落郁闭度较小 B.群落郁闭度较大

C.种间光竞争较弱 D.透光率较大

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

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我国中世纪地理环境的特点是 ( )

A.气候比现代寒冷

B.降水比现代丰富

C.受人类污染严重

D.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

7.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

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

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

代的高

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

8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区的一种特殊植物,贴

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垫状点地梅是青藏

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

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

会导致垫状植物死亡,并加速其叶子枯萎。下图示

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植物

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分布。据此完

成8~9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 —

第38页

8.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 )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

C.高山针叶林 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9.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

~4750m处 ( )

A.大气温度较低 B.大气降水较多

C.地面光照差 D.草地退化严重

亚马孙河流域的部分雨林,在每年洪水季时会

被河水淹没,被称为洪泛森林。下图分别示意亚马

孙河流域水系及洪泛森林的分布和洪泛森林景观。

据此完成10~11题。

10.一般年份,以下各时段亚马孙河流域干流的洪

泛森林面积最小的是 ( )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11.与一般雨林生态系统相比,洪泛森林生态系统

( )

A.土壤有机质较少 B.生物多样性较少

C.水土流失较严重 D.物种传播较迅速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

冰川虚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

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

-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

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

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

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如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8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疏的原因。(10分)

(3)分析流石滩植物的特点与恶劣生存环境的

相关性。(10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

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

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

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

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

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

因。(8分)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

然环境的影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 —

第39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中央,是

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沙漠中的沙丘顶

部多流沙,植被较少,而沙丘底部植被相对丰富。夏季

炎热,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在70~150mm,主要集中在

5~9月,年蒸发量在2000mm以上,冬季一般有20~

30cm深的稳定积雪覆盖。下图为沙漠中某沙丘剖面

图。据此完成1~3题。

1.沙丘土壤水分最丰富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沙丘1~2m 土层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变化规律是

( )

A.坡顶>坡中>坡脚 B.坡顶>坡脚>坡中

C.坡脚>坡中>坡顶 D.坡中>坡脚>坡顶

3.位于丘间平地处的梭梭等植被,可以有效地 ( )

A.增加降水,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增加土壤水分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保持水土,减轻洪涝灾害

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

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下图示意长白山天

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 )

A.针叶林、高山苔原

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5.图中海拔1800~2000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

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 )

A.干旱、寒冷、大风

B.坡度大,易被流水侵蚀

C.寒冷、贫瘠、大风

D.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

2020年5月18日,“货运通关系统”在中俄运

输新线路“大连至新西伯利亚”一线(下图)启动。

据此完成6~8题。

6.从大连至霍尔果斯的公路沿线,自然带出现明显

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水分 B.海拔 C.热量 D.土壤

7.关于图中a、b、c、d四处对应的自然带类型的说

法,正确的是 ( )

A.a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b为温带荒漠带

C.c为山地针叶林带

D.d为山地草原带

8.博格达山P坡的雪线高于 Q坡,主要原因是( )

A.P坡纬度低,光热充足

B.Q 坡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

C.P坡为阴坡,降水不足

D.Q 坡为缓坡,积雪量大

伊犁河谷地处新疆西部,地势东高西低,西部

开阔,冬季冷空气极易入侵。新疆杨是这里常见的

树种,冬季时树干常因表皮冻裂而造成冻害。据调

查,伊犁河谷当地城区内街道林树干表皮冻裂长度

明显小于城外的公路林。下图为伊犁河谷四地新

疆杨平均冻裂长度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 —

第40页

9.与其他三县相比,霍城县树干表皮平均冻裂长度

较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 )

A.海拔较低 B.纬度较高

C.热岛效应不明显 D.受冬季风影响大

10.尼勒克县街道林树干表皮平均冻裂长度比城外

公路林小的主要原因是县城内 ( )

A.海拔较高 B.昼夜温差较小

C.积雪厚度较小 D.日照时间较短

11.推测伊犁河谷内新疆杨平均冻裂长度最长部位

的朝向可能是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

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五大区域(下图示意),

其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

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菠

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典型的热带稀树干草

原荒漠化景观,这是我国唯一可以看到热带荒

漠的地区。据记载,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林木茂

密的人类宜居地。目前,该岛基于山形水系框

架,构建全域生态保育体系,形成以中部山区为

绿色生态核心的空间结构,规划在全国率先建

设生态省。

(1)指出海南岛西部热带稀树草原荒漠化景观反

映的地域分异现象并说明判断的理由。(8分)

(2)分析海南岛西部区域热带荒漠景观的形成

原因。(12分)

(3)指出海南岛“生态绿心”可以带来的环境价值。

(8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是我国第二

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该地区年均气

温为9.1℃,年均降水量仅为34.5毫米,年均水

面蒸发量为1444毫米。历史上的东居延海是

一片水草丰美、物产丰饶的绿洲,被称为“大漠

明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黑河流域

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不断萎缩,到1992年彻

底干涸。为遏 制 黑 河 下 游 生 态 环 境 进 一 步 恶

化,国家于2000年紧急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

省(区)调度,于2002年7月将黑河水调入干涸

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下图为东居延海1985

年和2016年矿化度分布图。(注:矿化度指水

中的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及各种钠盐等的总

和。一般用1L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来表

示,单位为 mg/L或g/L)

(1)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东居延海的矿化

度不断升高,试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其

原因。(8分)

(2)分别描述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湖水矿化

度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分)

(3)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东居延海不断萎

缩并改变了湖区周围的土壤状况,指出土壤状

况的变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8分)

(4)说明将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对东居延海及

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6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6 —

第41页

月考达标检测卷(二)

A 卷 基础达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天文摄影爱好者小王在

澳大 利 亚 旅 行 时,以 某 处 房

屋为 背 景,长 时 间 曝 光 拍 摄

了一张星轨局部图。据此完

成1~2题。

1.拍摄图片时,该房屋位于小王的 ( )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2.下列关于星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图反映了恒星真实的运动轨迹

B.观测到夜空中的恒星作顺时针运动

C.拍摄该图的曝光时间约为5小时

D.该星轨构成整圆的周期刚好24小时

安徽省南部山区陵阳镇的山坳中有一处奇观

———三色井。三口井相连,井水却呈不同的颜色,

该处砂质黏土层富含高岭土(遇水呈松散状)。图1

示意三色井周边环境,图2示意三色井周边垂直剖

面。据此完成3~4题。

图1 图2

3.三色井井水最主要的补给过程依次是 ( )

①大气降水 ②坡面下渗 ③地表径流 ④池

塘水下渗 ⑤地下径流

A.①②⑤④ B.①②⑤③

C.①③④⑤ D.①③②⑤

4.一号井水质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表泥沙落入 B.池塘含沙量大

C.人工取水扰动 D.井底黏土泛起

下图斜线区域为季节性渔场。读图完成5~6题。

5.该渔场形成的原因主要得益于 ( )

A.寒暖流交汇

B.底层海水上泛

C.水温高,浮游生物丰富

D.靠近陆地,营养物质丰富

6.该渔场最适宜捕捞的时间是 (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

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

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7~9题。

7.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

A.雨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8.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 )

A.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9.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 )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

流域调水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下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易发生等级分布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该图反映出四川省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是

( )

A.川西南干旱河谷地区

B.九寨沟地区

C.川东北地区

D.川西北地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7 —

第42页

11.下列因素对滑坡灾害的发生影响不明显的是

( )

A.地势起伏 B.植被覆盖率

C.地层结构 D.土壤肥力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面积9065平

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盐沼;平均海拔3656m,

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盐沼之一。数百万年前,

这片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约4万年前,这里是

一个史前巨湖。周边山地分布有大面积的富含

锂的火山喷发岩,盐沼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的

一半。下 图 为 玻 利 维 亚 南 部 地 区 等 高 线 地

形图。

(1)简述乌尤尼盐沼经历的“海—湖—沼”的演

变过程。(8分)

(2)分析乌尤尼盐沼锂矿资源丰富的形成原因。

(6分)

(3)针对当地气候特点,指出当地锂矿开发人员

面临的主要困难。(8分)

(4)玻利维亚政府提出了“锂矿开发由国内企业

控制,外资公司限定于深加工产品的投资项目”

的开发方针。分析该方针对该国可持续发展的

有利影响。(6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贺兰山地处温带草原与荒漠的交错带,山体高

耸,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是西北干旱区一个极为

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灌丛(高度在5米以下,

覆盖度大于30%的灌木层与草本层)是贺兰山

主要的植被类型,贺兰山灌木层与草本层的物

种丰富度(物种数目的多少)随海拔上升总体呈

微弱的单峰格局。为研究贺兰山灌丛群落的垂

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人员在内蒙古

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从贺

兰山 山 麓 地 带 的 乌 斯 太 镇 阿 日 善 山 (海 拔

1283米)到贺兰山主峰(海拔3472米)选择13

个面积相等的样本区域进行调查研究。下图为

贺兰山灌丛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的变

化图。

(1)说明在1300米至1500米,草本物种丰富

度处在较低水平的原因。(8分)

(2)贺兰山中海拔样本区域的灌木层、草本层均

受到放牧啃食干扰,却表现出灌木层较低、草本

层相对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阐释中海拔区

域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的原因。(10分)

(3)分析高海拔区域的贺兰山顶部,限制草本与

灌木层物种丰富度的水热条件。(1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8 —

第43页

B卷 能力提升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1~3题。

1.①处的岩石类型为 ( )

A.喷出型岩浆岩 B.沉积岩

C.侵入型岩浆岩 D.变质岩

2.甲地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

A.背斜顶部被侵蚀成谷

B.向斜槽部受挤压成岭

C.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

D.岩层向上弯曲形成岭

3.图中易形成断崖,适合开展攀岩活动的是(断崖

处适合开展攀岩活动)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林窗指森林中各种因素导致树木死亡,形成林中

空地的现象。左图为北半球某林地12月份晴天平均

最高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右图为该林地12月份晴天平

均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示意。读图,据此完成4~5题。

4.林窗的形成促进了林窗区内草本植物和灌木的

生长,其直接原因是 ( )

A.气温升高 B.光照增加

C.温差加大 D.降水增多

5.与林窗西侧相比,12月林窗东侧的晴天平均最高

气温较高。最合理的解释是 ( )

A.上午多雾,日照多在下午,林窗东侧的日照较多

B.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茂密,东侧湿度较大

C.太阳从东南升起,林窗东侧比西侧的日照时间长

D.林窗东侧的林木比西侧高大,东侧通风性好

生态小康家园是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

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

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土地上、在全封闭状态下,将

沼气、猪禽舍、住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生

态农业庭院经济模式。读图,完成6~8题。

6.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首要

目的是 ( )

A.增加室内外温差 B.减少病虫害

C.减少水分蒸发 D.减少能量损耗

7.“楼顶花园,楼上家园,地面果园”是生态农业庭

院的写照,楼顶花园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B.增加湿度,利于产出

C.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

D.资源再生,提高产能

8.该生态小康家园地源热泵使用的主要季节是

( )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春季、冬季 D.秋季、冬季

阿斯哈图石林(位置如图1)位于大兴安岭南缘,

其沿山脊线延伸,向偏东方向倒塌,岩层像“千层饼”

状,错落有致。该地年平均气温0~1℃,一年中有

150~200天气温在0℃上下波动。发源于图1中山

地西侧的贡格尔河(图2),向西南蜿蜒流淌,河曲众

多,最后注入达来诺尔。据此完成9~1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9 —

第44页

9.阿斯哈图石林向偏东方向倒塌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力吹蚀 B.地震活动频繁

C.火山活动 D.雨水冲蚀

10.图示区域 ( )

A.岗更诺尔为外流湖、淡水湖

B.达来诺尔无结冰期

C.达来诺尔为内陆湖、咸水湖

D.贡格尔河会出现凌汛现象

11.贡格尔河河曲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冻融作用 B.下蚀作用

C.溶蚀作用 D.侧蚀作用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图甲)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

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

小的淡水河紧紧相连。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

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图乙),但

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

(1)指出 巴 音 河 的 流 向 及 其 该 河 的 流 域 类 型。

(4分)

(2)结合图示信息,描述由莲湖演变为可鲁克湖

和托素湖的形成过程。(8分)

(3)说明托素湖成为咸水湖的主要原因。(7分)

(4)有专家认为,随时间推移可鲁克湖很有可能

变成咸水 湖,请 你 为 该 专 家 提 供 合 理 的 解 释。

(9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新疆的坎儿井是人工开挖可自流引水的古代水

利工程(下图 a)。它由竖井、一定纵坡的暗渠

(含集水段与输水段)、地面输水的明渠和储水

用的涝坝等部分组成(下图b),单井总长约1~

6千米,竖井总数40~200眼,首部竖井深一般

25~50米。

图a

图b

(1)说明坎儿井选址应具备的地形与地质条件。

(8分)

(2)坎儿井水冬季不断流,试分析其原因。(10分)

(3)指出 坎 儿 井 修 建 后 对 水 循 环 环 节 的 影 响。

(1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 —

第45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九) 人口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

增减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重庆 武汉 长沙 上海 甲 苏州

?

?

?

?

?

?

2000~2010年年均

人口增减量/万人

-20.58 17.3 9.05 62.8 18.21 35.4

??????????????????????????

?

?

?

?

?

?

?

?

?

?

?

?

?

?

?

?

?

?

2010~2015年年均

人口增减量/万人

44.39 16.45 7.8 22.74 6.3 3

??????????????????????????

?

?

?

?

?

?

?

?

?

?

?

?

?

?

?

?

?

?

1.上海和武汉城市人口增减量变化的原因最有可

能是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B.产业升级和转移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2.根据图表中所呈现出的规律,甲城市最有可能是

( )

A.杭州 B.株洲

C.拉萨 D.雄安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从急剧膨胀转

为增长趋缓;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型时间

更短、老 龄 化 更 迅 速、少 子 化 更 严 重。下 图 示 意

1998~2050年中国劳动人口占比(含预测)与经济

增长。读图,回答3~4题。

3.与发达国家人口转型持续一二百年相比,我国人

口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开 始 转 型,预 计 持 续 到

2035年左右,前后也就八十多年。从图中推断我

国人口转型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A.GDP增速较快 B.劳动力短缺

C.就业岗位不足 D.GDP总量下降

4.老龄化意味着净消耗增加,少子化意味着产出减

少。下列属于应对该问题的有效措施的是 ( )

①适度鼓励生育,储蓄劳动力 ②推动教育科技

进步,储蓄产能 ③完善养老体系,储蓄财富

④扩大经济生产规模,储蓄生产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20年11月1日零时是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的标准时点。下表是2000~2018年某省级行

政区部分年份户籍人口统计表(单位:万人)。据此

完成5~7题。

年份

城镇人口

(万人)

农业人口

(万人)

?

?

?

?

?

?

?

?

2000年 1565 6843

???????

?

??????????

?

??????????

2010年 2355 6646

???????

?

??????????

?

??????????

2016年 2998 6140

???????

?

??????????

?

??????????

2017年 3116 5997

???????

?

??????????

?

??????????

2018年 3272 5850

???????

?

??????????

?

??????????

5.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重大意义是 ( )

①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完善我国人口

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 ③预测我国人口容量

④为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据上表,2000~2018年该省级行政区 ( )

A.户籍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

C.2010年城镇人口增加最多

D.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7.据上表推测该省级行政区的人口特征是 ( )

A.域镇老龄化问题比农村严重

B.城镇化发展速度变慢

C.农民工数量庞大

D.人口受教育程度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

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

模也持续加大。读图甲和图乙,完成8~9题。

8.据图甲分析,我国2011~2015年 ( )

A.天津市年均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

B.迁入人口比迁出多的省区占多数

C.沿海省区对迁入人口较具吸引力

D.西部省区因经济因素人口净迁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 —

第46页

9.图乙中各地区 ( )

A.城镇人口和土地增长比较均衡

B.甲地区应控制中小城市的规模

C.乙地区的资源型城镇面临转型

D.丙地区的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大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

以上)的人口。据各省统计局资料,北京、辽宁常住

人口数与2017年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读下表完

成10~11题。

???

省份 2018年常住人口/万 2017年常住人口/万

?

?

?

1 A 省 11346 11169

??

??????

?

??????????

?

?????????

2 山东省 10047.24 10005.83

??

??????

?

??????????

?

?????????

3 河南省 9605 9559.13

??

??????

?

??????????

?

?????????

4 四川省 8341 8302

??

??????

?

??????????

?

?????????

5 江苏省 8050.7 8029.3

??

??????

?

??????????

?

?????????

6 河北省 7556.3 7519.52

??

??????

?

??????????

?

?????????

7 湖南省 6898.8 6860.2

??

??????

?

??????????

?

?????????

8 安徽省 6323.6 6254.8

??

??????

?

??????????

?

?????????

10.A 省常住人口领跑全国第一,说明 A 省 ( )

A.气候条件适宜人生存

B.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C.产业发展好,就业机会多

D.自然增长率高

11.北京市常住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的最重要原

因是 ( )

A.严格的人口调控政策

B.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环境承载力变小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据统计,2014年日本人口减少了约27万人,出

生人口约100万人,同比下降2.8%,而死亡人

数则升至127万人。下图为日本本土示意图。

(1)北海道面积占日本总面积的1/5,而人口只

有东京的一半。试分析北海道人口密度极低的

原因。(6分)

(2)指出目前日本人口增长状况对日本人口增

长模式的影响。(7分)

(3)如今在日本的农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

七成,70岁以上的老人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只有

8.5%的农民年龄在39岁以下。分析日本农民

老龄化特征明显的原因,并说明农民老龄化给

日本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15分)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

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

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

口容量(见 下 表)。随 着 上 海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

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

?

?

水资源限制

的人口容量

1535.95 1705.68 1894.17

????????????????????????

?

?

?

?

?

?

?

?

?

经济发展限制

的人口容量

1460.99 1543.03 1596.84

????????????????????????

?

?

?

?

?

?

?

?

?

综合常住

人口容量

1788.5~

1870

1841.5~

1935

1894.5~

2000

????????????????????????

?

?

?

?

?

?

?

?

?

(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6分)

(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

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

发展的影响。(9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

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

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8分)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

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

量可以采取的措施。(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 —

第47页

B卷 能力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经济、人口增长是困扰我国当前发展的两大问

题。下表是 我 国 浙 江 省 2000~2015 年 人 口 统 计

表,据此完成1~2题。

2000年 2010年 2015年

?

?

?

常住人口/万 4677 5443 5539

???????

?

?????

???????

???????

户籍人口/万 4501 4748 4883

???????

?

?????

???????

???????

1.2000~2010年浙江省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是

( )

A.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

B.劳动密集型企业集聚,吸引外来劳工

C.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外迁

D.经济增长缓慢,外来劳动力拉力减少

2.2010~2015年浙江省人口增长的状况是 ( )

A.自然增长率<0

B.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C.机械增长率<0

D.机械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

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

3.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

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条件 B.耕地面积

C.水源丰歉 D.地形条件

4.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

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

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

人口机会窗口期是指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经

济发展,劳动力供给充足,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

的一段时期。下图为我国1991~2047年劳动年龄

人口增速变化图(含预测)。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我国最佳人口机会窗口期是 ( )

A.1991~2000年 B.2001~2010年

C.2011~2020年 D.2021~2030年

6.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速变化带来的直接

影响是 ( )

A.就业岗位增加 B.人均收入降低

C.经济发展减缓 D.抚养负担加重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

量占比图”。读图完成7~8题。

7.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 )

A.人口总数减少 B.老龄化加剧

C.平均年龄减小 D.劳动力增多

8.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自然增长 B.医疗水平

C.机械增长 D.生育观念

常住人口是指在某地区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

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籍不在本地区的称为流动

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

为主。2000 年,该省流动 人 口 已 达 2105.41 万,

2010年增至3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

且30岁以上青壮年人口比重明显上升,不同年龄

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平

衡。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2010年流动人口各

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性别比。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表示该省201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人口比

重和性别比的曲线分别是 ( )

A.③② B.③① C.④② D.④①

10.导致该省201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与2000年不

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生育观念转变 B.产业结构调整

C.社会福利改善 D.教育水平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3 —

第48页

11.该省最可能为 ( )

A.福建省 B.四川省

C.河南省 D.广东省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

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

材料一 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

人口统计图。

材料二 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

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面表格是2014年我

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

比重/%

省区

65岁以上人口

比重/%

?

?

?

?

?

?

?

?

?

?

?

?

重庆 13.25 安徽 10.53

???

?

??????????????????????

?

?

?

?

四川 12.76 辽宁 10.22

???

?

??????????????????????

?

?

?

?

江苏 12.25 广西 9.29

???

?

??????????????????????

?

?

?

?

天津 11.46 浙江 9.2

???

?

??????????????????????

?

?

?

?

山东 10.98 河南 8.93

???

?

??????????????????????

?

?

?

?

上海 10.64 北京 8.58

???

?

??????????????????????

?

?

?

?

湖南 10.57 广东 7.24

???

?

??????????????????????

?

?

?

?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为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

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由于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

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8分)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

因。(8分)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

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

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

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

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

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

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

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

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

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

材料二 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

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西安市 “抢人”战绩不

俗:仅2018年1~3月,西安市累计新迁入人口

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有的网友直

言不看好西安,认为京沪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

将再次回流。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请列举措施谈谈如何实

现“乡村振兴”。(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

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9分)

(3)针对有的网友不看好西安,认为北京等一线

城市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的观点,

你认同吗? 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9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4 —

第49页

单元优化组合卷(十) 城市

A 卷 基础落实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 W 市主城区2004年与2016年工业和居住

用地情况图(如下图),完成1~2题。

1.2016年与2004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该市主

城区发生的变化是 ( )

A.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南的工业功能明

显减弱

B.在乙河以西的地区中,甲河以北的居住功能明

显增强

C.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建工厂主要集中在该

区中部

D.在乙河以东的地区中,新增住宅主要集中在乙

河沿岸

2.由于该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变化,可能产生

的问题及有效的对策是 ( )

A.工业污染扩散 加强河流水质监测

B.就业岗位减少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C.居住区较偏远 增加中心城区住宅用地

D.交通压力增大 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布局

读“河北省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睡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

虽然人口大量入住,但也就局 限 于 晚 上 回 家 睡

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坐车往市中心上班、购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睡城”的出现有利于缓解市区的交通压力

B.“睡城”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C.在“睡城”周边地区发展服务业,有利于“睡城”

的可持续发展

D.我国大城市周边“睡城”的出现属于逆城市化

现象

4.让环京新城告别“睡城”模式是目前社会各界热

议的话题。可以使环京新城更具活力的最佳措

施是 ( )

A.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力度

B.从政策上鼓励人口的迁入

C.加强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

D.以产 业 发 展 为 先 导 促 进 环 京 新 城 的 可 持 续

发展

汤逊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城市新

区。下图为2000~2016年汤逊湖周边地区湖面变

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近年来汤逊湖周边地区内涝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

A.暴雨强度增大 B.湖泊面积缩小

C.土地开发增强 D.植被面积减小

6.汤逊湖周边地区排涝泵站宜选择在 ( )

A.甲 B.乙 C.丙 D.丁

成都平原西部灌渠众

多、水网密布,其在润泽土地

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

布。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

型的聚落形态。林盘外是

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

林盘中密集种植着乔木和

竹子,形成一种田—林—宅

相间分布的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随田

散居是当地最为适合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

文化符号。如图为林盘景观图。据此完成7~9题。

7.随田散居的居住方式,主要是为了 ( )

A.改善环境 B.节约土地

C.减少污染 D.便于耕作

8.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村庄是集聚的,而成都平原

西部采用林盘模式分散居住是因为该地 ( )

A.水运便利 B.水网密布

C.人口分散 D.气候湿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5 —

第50页

9.林盘树木和竹子紧凑环绕宅院的空间格局可以

使宅院 ( )

A.抵御台风的危害 B.居住条件更舒适

C.合理利用水资源 D.防御外敌的入侵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

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

(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

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

开发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图中 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

A.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B.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C.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D.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11.TOD开发模式可以 ( )

A.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B.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C.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D.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共5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201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呼包鄂榆城市

群发展规划》,旨在将其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

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

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面积17.5万km2,常住人

口1138.4万人,城市化率达69.3%,目前已拥有

呼和浩特、包头两座大城市和鄂尔多斯、榆林两座

中等城市,有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以及丰富的煤

炭、石油、天然气、石墨、铁矿等矿产资源。

材料二 图甲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概况图”,图

乙为“呼包鄂榆城市群演化示意图”。

(1)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城市化主要表现为

。(6分)

(2)依据当地资源条件,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可

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8分)

(3)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应协同应

对的生态和环境问题。(6分)

(4)简述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对国内其他城市

群及对外开放的作用。(8分)

1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简 述 a、b、c表 示 的 功 能 区,并 说 明 理 由。

(12分)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

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8分)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

化带? 请说明理由。(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6 —

Top Articles
Latest Posts
Article information

Author: Madonna Wisozk

Last Updated: 10/09/2023

Views: 5460

Rating: 4.8 / 5 (68 voted)

Reviews: 91% of readers found this page helpful

Author information

Name: Madonna Wisozk

Birthday: 2001-02-23

Address: 656 Gerhold Summit, Sidneyberg, FL 78179-2512

Phone: +6742282696652

Job: Customer Banking Liaison

Hobby: Flower arranging, Yo-yoing, Tai chi, Rowing, Macrame, Urban exploration, Knife making

Introduction: My name is Madonna Wisozk, I am a attractive, healthy, thoughtful, faithful, open, vivacious, zany person who loves writing and wants to share my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with you.